亲憎我,孝方贤。
“亲憎我,孝方贤。”这句话出自清代李毓秀的《弟子规》第二章:入则孝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拼音、读音
- qīn
- zēng
- wǒ
- xiào
- fāng
- xián
- 亲
- 憎
- 我
- ,
- 孝
- 方
- 贤
- 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上一句:亲爱我,孝何难。
意思是: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,孝顺是很容易的事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是什么
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,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,我们一样孝顺,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注释
1. 憎:原指讨厌,此处指厌恶、憎恨。
2. 方:这里用作副词,指刚才、刚刚。
3. 贤:原指有德行、有才能的人,此处指贤德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感悟
《弟子规·入则孝》讲“亲爱我,孝何难,亲憎我,孝方贤。”亲是父母亲。爱(愛)是喜爱。《说文》“孝,善事父母者。”本义是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。孝养之意。难(難)是困难。《说文》“憎,恶也。”本义是憎恨厌恶。《说文》“贤,多才也。”贤(賢)有德行、多才能之意。父母亲喜爱自己,孝顺父母双亲就不算难事,父母亲厌恶自己,仍然行孝不懈,那才算是贤德。
“亲爱我,孝何难,亲憎我,孝方贤。”做得最彻底的就是舜王,《尚书·虞书·尧典》:“瞽子,父顽,母嚣,像傲;克谐以孝,烝烝乂,不格奸。”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》“父母使舜完廪,捐阶,瞽瞍焚廪。使浚井,出,从而掩之。”面对家人的百般刁难、陷害,舜王对父母没有半句怨言,没有一念憎恨, 难能可贵还自我反省,究竟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,才让父母生起烦恼。最终感化了父母与兄弟,并且感动了尧帝,把帝位传给了舜。
《礼记·祭义》“父母爱之,嘉而弗忘;父母恶之,惧而无怨”与“亲爱我,孝何难,亲憎我,孝方贤”是相应的,父母疼爱我们,要时时记住父母亲的恩德,“父子有亲”是天性,父母 与儿女是心连心的,孝养父母也就不难。纵使被父母亲憎恶、不被理解或者是父母情绪比较大,这个时候还能戒慎恐惧,反省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对,对父母决定不可以有丝毫的不服和埋怨,依然能尽心孝敬父母双亲,那才算是贤德孝子。
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》“父母爱之,喜而不忘;父母恶之,劳而不怨。然则舜怨乎?”也是提醒我们为人子女,无论父母对自己喜爱与否,都要孝养他们,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。对父母的孝是没有条件,不是父母对自己好,才孝顺,讨厌自己,就不用孝顺,孝不是交易,而是天性,做人本该如此的,是没有任何条件的,所以即使“亲憎我”,仍然要恪守孝道,不将父母的不是放在心上,这种大气度能够养成,进而扩展到对待其他人,无论别人对自己好不好,都不与之计较,所谓日久见人心,自然得到人家的信任与尊重,从而获得良好的善缘,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。
亲憎我孝方贤的下一句:亲有过,谏使更。
意思是: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,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。
↓↓↓
《弟子规·第二章·入则孝》全文